貓語保健小教室~牙齒篇 Part 2
家庭醫生陳千雯醫生在第一篇先跟大家說明了貓孩牙齒的基本構造與知識+常識。接著下面的篇章要開始探討牙齒與口腔的相關疾病以及如何預防,讓貓孩們擁有一口健康美麗的好牙與好口氣,可以隨時突擊你的唇(偷親)!(* ̄∇ ̄*)
家長們筆記本準備好了嗎?或者你可以一鍵按下儲存貼文功能鍵,讓自己隨時隨地可以複習相關保健知識。
٩(ˊ〇ˋ*)و 🎤👩⚕ 現在讓我們把時間交給陳千雯醫生~
🦷牙齦炎
⚠主因:牙齦發炎通常是從牙菌斑的堆積開始
⚠症狀:
✏牙齒周圍的粉紅色軟組織(牙齦)有紅腫、發炎和疼痛的狀況。
✏牙齒和牙齦交界線會因疾病程度的不同,形成深粉紅色到紅色。
♦ 輕度牙齦炎 – 在所有年齡階段的貓孩中都很常見。是為「牙周病」的早期階段。
♦ 中度牙齦炎 – 輕度牙齦炎會隨著貓孩年齡的增加而變成中度。
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堆積會加速惡化牙齦炎;然而每位貓孩的牙齦對於牙菌斑的反應程度不同。有些貓孩的牙齒上雖然堆積了很多牙菌斑,但卻僅是輕微牙齦炎;有些貓孩則會被引發嚴重的牙齦炎。
🦷貓牙齦炎的症狀
♦ 牙齦發紅和/或腫脹,幫貓孩刷牙時可能會有輕微出血現象
♦ 有輕微的口臭
♦ 嘴巴周圍的口水變多
🦷牙菌斑怎麼形成?
⚠認識牙菌斑⚠ 它是一種附著在牙齒上,並且由成千上萬個細菌和食物渣組成的生物膜。
⚠牙菌斑發威過程⚠
➡ 貓孩進食後,口腔內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會很快就形成牙菌斑。
➡ 牙菌斑會在36~48小後與唾液的礦物質結合,形成「牙結石」。
➡ 牙結石上粗糙的表面會讓牙菌斑更容易附著。
➡ 當有細菌附著的牙結石接觸到牙齦,甚至進入牙齦和牙齒的縫隙(稱為牙齦溝)時,會引起牙齦的炎症反應 (即為牙齦炎)。
🚫如果不適時地將牙菌斑和牙結石清除掉,牙齦溝的細菌感染有極高的可能性會演變成「牙周病」。
🦷較常造成牙齦炎的原因,可以歸類為下面幾種:
🔻傳染病: 「貓白血病」和「貓愛滋病病毒」是為最常引起牙齦炎的傳染病。其它,如:貓卡里西病毒,也是需要相對小心注意。
🔻貓齒吸收症:牙齒吸收的病變會導致受影響牙齒周圍的牙齦發炎。
🔻幼年型牙齦炎:貓孩在換牙時通常會出現輕度牙齦炎。‼巴特‼ 有些貓孩在永久齒長出後,也還是持續會有嚴重的牙齦炎。
🔻外傷:外傷導致的牙齒斷裂,會引發牙齦炎。
🔻咬合不正:牙齒錯位和其他畸型異常,容易積聚牙菌斑和牙結石,而導致牙齦炎。
🔻乳齒存留:有些貓孩在換牙時,乳齒沒有脫落的和隨後長出來的永久齒併列存在。這種併排式的牙齒構造,非常容易導致牙菌斑和牙結石累積。
🔻嗜酸性肉芽腫複合症:嗜酸性肉芽腫複合症的炎症反應,有時會影響牙齦,進而影響附近的牙齒,造成牙齦炎的發生。
🦷牙齦炎的治療和預防
治療貓孩牙齦炎的主要方式:去除累積的牙菌斑和牙結石,防止發炎狀況進一步惡化。
💊 第一線治療:
⭕居家牙科護理 – 刷牙
⭕常規麻醉洗牙
➡ 搭配牙科 X 光檢查
➡ 將牙齒周圍的牙菌斑和牙結石去除
➡ 發現有問題的牙齒並且治療它
💯 洗牙完後,還需要定期幫貓孩刷牙,減少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堆積。
🦷 什麼才是最有效的預防牙齒生病的方法?
📝 建立日常牙齒護理程序 (如:刷牙)
📝 定期安排每年一次的牙齒檢查
📝 必要時的麻醉洗牙
說到洗牙,家庭醫生陳千雯知道多數家長們很害怕洗牙時麻醉所帶來的風險。之前我有寫過一篇『家庭醫生話家常 ~ 麻醉是風暴?』。麻醉不是風暴,它真正的風險並不是藥物本物 , 而是當下貓孩身體本身的健康條件狀況。
家長們只要在幫貓咪實施麻醉前,謹守並做好:
⭕聽從醫生專業的判斷
⭕與醫生討論溝通治療細節
⭕術前完整的身體健康檢查
只要有遵守這三步驟的預防措施,不論是貓孩的洗牙或是其他手術的麻醉,就可以盡量將麻醉風險可能引發的風險指數降到最低哦!
然而,家庭醫生陳千雯還是要再千叮嚀萬囑咐家長們,口腔保健最要擔心的事。假如家中貓孩有嚴重的牙結石和牙齦炎,又沒有及時治療的話,貓孩除了會掉牙掉到可能變沒齒之外,還可能會引發危險的細菌感染!
ᕦ(・ㅂ・)ᕤ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雖然是身體一部份的小小螺絲釘,可是如果沒有好好照護並且落實口腔保健,可是會為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
實例照片說明: